汪德隆(3)
三间南货店
沿河依水而建诞生于明末的码头街在存续五个世纪中,其地形一直维持着原始状态,也就是说,假如你站在洋桥(新华桥)西北侧的原溧阳老轮船码头,从西成桥到洋桥再到双桥,一眼望去,码头街的基本形态就是一个“L”形,据说,在最旺盛时,码头街有商铺、作坊达三百余家,而“长毛”过后清光绪期间也是码头街最热闹最繁华时期。清光绪29年(1903年),距今整整120年前的今天,绩溪瀛洲汪村南观的汪渭泉来到了码头街。他在码头街中部的一家小旅店住下来以后,开始了在溧阳的创业生涯。
他走访了东大街、南门大街、西大街、西后街、县前街、交通街、城隍庙等每个角落都转到了,连西河沿、南河沿、姚家巷等商业小巷都转到了,最后他还是回到了码头街。那时正处清末,码头街已经被县衙分成若干个社。《清朝经世之编》中称:“天下之治始于县”,可见当年政府为了课税对底层商业管理的力度。码头街整个商业街区从西成桥起到双桥,被分成十个社,码头街碑亭巷口到码头街三阳泰巷口为九社,这一区域,应该是码头街的中心地带,是各类商铺的密集区。自然,汪渭泉的目光落在了这个区域,但这还不算数,必须交通运输要方便。那个时候没有汽车,交通运输主要是水路,还好,脑袋发达的汪渭泉发现正对碑亭巷的河边的小码头,但稍加建设可建一大码头。三阳泰巷正对的河边也是一个停靠货船不错的码头,而这段九社区域沿河开设的商铺基本上都有自家的小码头或“地隐只”(临河地下室)。
当年汪渭泉除看中码头街中心九社的地段、位置、上下码头的区位优势外,主要是看中了碑亭巷口东侧的三间屋店面。这三间店面是一户张姓老板开的,据传经营的是油坊,实际是一家杂货店,因经营不善,勉强维持着。几经商谈后,汪渭泉一下子把这三间店面买了下来,这三间店面原来的店号招牌叫什么,原店主张老板具体信息如何,由于年代久远,暂时无处考证和究其渊源。
汪渭泉把码头街张家三间屋店面买下来后,店名为汪德隆,经营南货,批发零售兼营。其实,那时的南货店,商品是南北货。所谓南货是指福建、广东等地土特产品,如荔枝、桂元等。所谓北货,是指山东、河北的红枣、柿饼等。糖、石碱、明矾等称杂货。实际经营中,分的也没有那么清,卖南北杂货的店统称为南货店。也就是说,1903年,汪德隆在溧阳码头街诞生时,其掌门人汪渭泉完全走的是父亲汪行汉在苏浙皖边界的梅渚、定埠、郎溪、张渚的先店(南货)后园(酱园)的模式,即前清和民国年代中国流行的商业模式“前店后坊”!
对于120年前汪渭泉受父之命,前来江苏溧阳码头街开设汪德隆这一商业历史,安徽的有关史料是这样写的:“南观是个富村,其实有一半住户都有人在外经商,其中最为发迹的便是汪老允(顺钦),他在江苏溧阳、郎溪梅渚等地经营酱油、杂货等致富,回乡建‘石鼓里’豪宅......”。显然,这段话是很不全面的。
三间屋正门中间上方一块大大的黑底金字牌匾,粗壮有力的“汪德隆”三字分外醒目,汪德隆的“汪”,是传承祖姓,以姓氏命名店号之首,而“德隆”,则是主人经商的守则和期盼。汪渭泉在其两个儿子很小时就解释了汪德隆的牌号和字义。尽管家乡绩溪瀛洲汪家离溧阳很远,凭双脚要走一个多月,但汪德隆老板汪渭泉对家乡的情感一丝都没有忘却。早年他的堂屋悬挂着他们汪家的字派联:“国正天行顺,家齐福自生。官清民积德,世上子千宗”。 (待续)
后人在溧阳博物馆汪德隆场景前合影(建议背景不能细看)
当年汪德隆店堂用过的凳子
当年汪德隆老板汪渭泉用过的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