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查看: 7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溧城街道] 当年的卖柴佬——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三十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3-2-10 07: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年的卖柴佬——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三十五

   “卖柴佬”这一行当或职业,在溧阳来说,是有局限或地域性的。在民国年代或更早时期,也许只有“大大溧阳城”和“小小宜兴城”的城镇居民对“卖柴佬”有这个称呼,其它苏南广袤的农村,是没有这个称呼的,这个职业实际上就是“樵夫”。
     印象中当年老溧阳城的码头街、三阳泰巷、露园巷、小桥巷、舱浜巷、姚家巷、王七房巷、梅家巷、陈家巷、马家巷、大同巷 、碑亭巷、五圣巷、曹家巷、同乐巷、书院巷、夏桥巷、古道巷、迎秀巷、费家巷 、大营巷、小营巷、周家园、彭家园、杨家园、黄家园、谢婆园、姚家园、潘家厅、老党校、新马路、垄坊场、牛集场、三十亩、哺坊场、宝塔湾、下城湾、上城湾、甘露寺、土桥堋、蛮家墩、眼香庙、方塘埂、长富亭、大营场、小营场、城河梢、木营里、南竹墩、北竹墩、灵官堂,以及南大街、东大街、镇前街、县前街、西大街、西前街、西后街、南河沿、西河沿等等(这是我记忆中当年溧阳城居民居住地,可能会有一些遗漏),这些街巷、院落等都是当年溧阳城居民的居住区,少说居住着2万左右的居民。那时,国人有句老话,叫“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开门七件事的第一件事“柴”,则是溧阳城居民每日开门生活第一位的生存要素。
    听奶奶说,在晚清民国年代,溧城镇(即城厢镇和码头镇)居民用煤球或火炭烧水做饭的极少,而用得上煤球的人家不是富户就是官爷,普通居民家中一般都是烧“柴火”,这个柴火就是从整天穿行在溧阳城大街小巷的“卖柴佬”手中买来的。爷爷一家当年住在码头街垄坊场,因买不起“卖柴佬”手中的柴火,奶奶时常“拾柴火”,以维持家中的烟火。后搬到码头街,再后来搬到三阳泰巷“江南第一大院”的孙家大院,那时我父母已是工薪阶层,就开始买柴烧了。那时,卖柴佬满满的一担柴只要几毛钱,成交后买卖双方都非常满意。除掉买柴烧,后来城里居民有计划煤球供应了,印象中当年的“煤球票”和“粮票”,在计划经济年代数以百计的各类票证中独占鳌头,因此,满街的“卖柴佬”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当年溧阳从事“卖柴佬”这一职业的,一般是山区的农民居多,而且以南山一带的农民为主。千百年来,这些利用得天独厚有利条件的农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一担担的“柴火”挑到城里给人们烧茶煮饭。几年前我在采访百位志愿军老兵时,就遇到了一位“卖柴佬”,他叫钟洪芝,他在参加志愿军前就是一位“卖柴佬”,说到卖柴的艰辛和困苦,他流下了辛酸的眼泪。他说:我16岁起每年就跟人到广德挑炭卖,以赚取微薄的收入。一空下来,他就到南山里拾柴火(溧阳人称之为拾茅柴),然后挑到溧阳城里去卖,每次也能卖到四毛钱。有一次他挑了一担柴火,又饥又饿,实在挑不动了,就提前在茶亭街上以三毛的价格卖了。回到家给老父亲狠狠地骂了一顿:说孩子啊,这担柴火要挑到溧阳城里卖可多得一毛钱,我们穷人家赚一毛钱容易吗?
    在过去,没有天然气,煤炭也缺,烧柴烧草,是人们做饭炒菜烧水的主要加热方式,农村如此,城市亦然。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当时除了上海等少数大城市之外,多数城市尤其是像我们溧阳的小县城,住宅仍以平房为主,居民做饭仍需要烧火,跟农村差别不大。但农村的柴草可以就地取材,城里只能去买。尤其是“茅柴”炒菜,对火候有要求,因此好柴在城里十分抢手。如果是木柴(硬柴),价格就更高了,运气好的话,一百斤的“硬柴”就能买到一块大洋。看着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要挣这块大洋,背后付出的汗水也很多,首先要上山打柴,然后回来晒干捆好,再然后肩挑手推步行数十里送进城去。说白了,挣的都是辛苦钱和工夫钱。
    在城乡都呆过的我,对以前的“柴”印象深刻,无论是城里居民在灶膛里烧“茅柴”、烧“硬柴”,还是农村居民在灶膛里“烧稻草”,这让我自然想到了当年的“卖柴佬”。应该说“卖柴佬”的消失,“柴”的变迁,当年民间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柴”所发生的数千年巨变,是中国改开以来最大的历史变化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溧阳市捷成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45576  苏ICP备202104557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414号

GMT+8, 2024-11-1 18: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