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裁缝”——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五十六
我在前面写的《当年的缝穷佬——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二十二》与今天说的“裁缝”是两码事,虽然其行当与衣服相关,但“缝穷”佬大多是指当年在街头巷尾缝缝补补、叮叮衣服纽扣的人员,“裁缝”则是指会替人量体裁衣的专业服装设计制作人员。前者“缝穷”的以贫困的老妇居多,后者一般是开设店面或有固定场所服装设计的专业人士居多。如住西门后街新村现年106岁的庄根娣老太太,当年就是民国年代溧阳城西门一带有名的裁缝。
说到裁剪和服装,不得不让人想到人类的祖先,那时人是不穿衣服的,据说亚当和夏娃平时就赤身裸体地生活在伊甸园里,没有清规戒律束缚,活得挺自在。不过后来受了某种引诱,开始有了七情六欲,就开始有了羞耻之心,把无花果叶子连缀成衣,聊以遮羞。随后人们逐渐开始用衣服来一层层地包裹自己,并且越来越厚,越来越严实。内衣之外要有外衣,外衣之外还要加罩衫,并且是从头到脚,头上加了各式的帽子和头巾,而脚上穿了鞋还不算,还要套上一种叫作袜的东西......有需求、就有市场,就有为之服务者,“裁缝”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说穿衣的目的,就是避寒、遮羞、审美、标志。这话也许是对的,数千年来,人们的服装就是按其规则发展的,后来的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在,各个朝代都有各个朝代的服装,其个性非常鲜明。这一切的一切,几乎都离不开自古至今的服装设计师或裁缝。有人说,纵观中国的灿烂的服装文化,汉服和唐装最靓丽。因为汉朝的服饰最能展现女子的婀娜与柔美;唐朝时国力强盛,民风开放,服饰都为纱丝绢,质地轻薄,样式大胆。更有胡服,可以展现其飒爽英姿,可见那时裁缝在社会上的历史地位。
到了晚清民国年代,国人的“长袍马褂”服饰远不及以前。从早年外国人在中国拍的老照片可以看出,那时的民间服饰落后而臃肿,单调而乏味。除掉二十年代上海兴起的旗袍,其它还真拿不出上手的服装了。看到其服装的邋遢相,外国人只得用“东亚病夫”来说事。拿溧阳老城来说,前清和民国年间,溧阳城裁缝店铺不多,但裁缝也不少。这些裁缝师傅大多在城乡家中替人量体裁衣。东门水桥头的蒋师傅也是日本人来前从农村进城学生意,后来在街边开了个小店铺(也是家中店),给人量体裁衣。由于蒋师傅人聪明、有文化,裁剪技术好,时常被请到顾客或老板家中给其设计制作服装。庄根娣和老公直到1949年易政后,才把家中服装店搬到码头街,也是以家带店经营,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后进入码头街服装厂止。
记得溧阳的“裁缝”当年主要是裁制民间传统的服饰,春秋季和冬季服饰,都是老式的布纽扣的那种。冬季裁缝最忙,中式绑身、絮裤是他们的强项。民国年间流行的旗袍、裙子等时髦装,一般裁缝都不会做,但后来也慢慢会做了,中山装也不在话下。连五六十年代为节省衣料,流行的“假领”也做得很好。
1956年溧阳开始实行公私合营,政府把“裁缝”(那时民间称之为“踏洋机佬”,有关“踏洋机佬”我会单独重开一帖)组织起来,成立了生产合作社。1964年与镇新升服装社合并,更名为镇友谊服装社。1972年更名为溧城镇服装厂,1974年划归溧阳县二工局管理,更名为县服装厂。1983年迁移到现在的平陵中路(现深蓝医院和对面的平陵商业街),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设备。1987年9月建成5239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后,与中国纺织品出口总公司服装处工贸合营,同年更名为工贸合营溧阳县服装厂。1990年12月更名为工贸合营溧阳市服装厂,2014年改制而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