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隆(13)
镇长汪序伦
自1936年从民国首都南京中央大学毕业的汪序伦回家乡执掌汪德隆后,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尊重和支持,因为在那个年代,一个名牌中央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到地方企业任职,是十分稀罕的。随后,汪序伦先后被任命为溧阳码头镇镇长,南货行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新安期成小学董事长、电力合作社经理、县公立医院董事等职。这些都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和行业商会对这位汪德隆掌门人的重视和所持有的希望。据溧阳溧城镇镇志显示: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设溧阳为7区44乡11镇时,汪序伦就是码头镇镇长了。1947年国民政府在溧阳重新组建乡、镇体制,设7区22乡14镇,溧城镇域区属第一区,辖码头镇、胥和乡、燕溪乡、南和乡、歌乐乡、𠙶溪乡、仙麓乡、城厢镇。
在民国年代,溧阳的经济实体主要还是商业经济,靠店铺、服务、零星加工业为主。而处在码头街的汪德隆,应该是码头镇所有大大小小商铺中的大牌企业了。如此规模的酱园、晒场、操作间、作坊、南北两座南货号、仓库、后勤设施及汪德隆大码头、每天几十号员工在其生产和运作,这在民国年代的码头镇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同样,每年向政府上交的税收都是非常可观的。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税收大户。自然,当年县政府让汪序伦挑起一镇之长的担子,还有多种原因的,因为碑亭巷的新安期成小学(和平街小学)、砻坊场的电灯公司(溧阳供电局前身)、方塘埂的县公立医院(溧阳人民医院前身)都在码头镇的区域内,而且汪序伦都在里面担职,且溧阳城的南货业大多在西门码头街一带,自己又是该同业公会理事长,因此,担当码头街的一镇之长,实属情理之中。
汪德隆仅仅在抗战初期惨遭日机轰炸而短暂停业,局势稳定后迅速恢复生产。那时,一些小酱园作坊都已关闭或停业,而汪德隆的业务量和品质品种却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为了防止日机再次前来轰炸,汪序伦在靠近码头街南货营业厅后面的二层楼工作间、经理室、财务室、餐厅、制酱作坊、走道的中心位置,挖了一个地道。地道一建成,工人们安心多了,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
作为汪德隆掌门人的汪序伦担任码头镇镇长,据说这也是不得为之的事情。当年码头镇管辖的范围远比城厢镇大,好在那时,他的父亲汪家祥(瑞伯)和朝逢程宗钰(和生)的全力支持,使他有时间来管理码头镇每天大大小小的公务和方方面面的民生事务。
那时,码头镇镇政府设在码头街西边,靠近双桥头。过去的人都称之为镇公所。有一张十分清晰的民国年代的《江苏省溧阳县国民身份证》,无形道出了汪序伦当年担任溧阳码头镇镇长的一件历史物证(见图)。此证件的主人叫高邦辉,15岁,溧阳籍,住码头街,在酒行上班,保甲编次为:二保二甲七户,填发字号为:5977号。这张身份证的签发时间为:民国三十六年一月(1947年1月),签发人为镇长:汪序伦,保长:左德盛。
可见,那时的汪序伦一边要主持和掌控汪德隆的生产和经营,一边还要忙于码头镇的公务,还要负责南货行业同业公会的行业事宜,负责新安期成小学的正常运转(1947年5月26日江苏省立溧阳中学全体教员为讨薪进行总罢教)、负责电力合作社的正常经营、协助县公立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等等许多关键社会事务。(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