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查看: 2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溧城街道] 许年君和他的抗战老兵们(二)遗传因子应是继承之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3-1-29 17:4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年君和他的抗战老兵们                                                    
               
                                (二)遗传因子应是继承之源


                              半生闯荡北山隈,
                         白发飘飘找梦回。
                         陌上依稀老叟问,
                         锦衣可带故乡来?


    这是今年76岁的许年君先生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末参加的首届"诗词环球杯"全球华人征文大赛上创作的《七绝·游子归问》,寥寥数语,无疑道出了这位多才多艺才子一生一路走来的不易与坎坷。
    许年君的母亲老家是溧阳歌歧后村人,母亲叫周冠卿,是大姐,以下是姊妹冠臻、冠芬、昭讓、昭饼和冠瑾。歌岐村分为歌岐中村、前村、后村,周边有葛渚、张巷、宋巷等村庄,这些村庄周氏当然成为大姓。歌岐村中的周氏大公堂(亦政堂)成了家族的中心。当年有名的歌歧小学和夏桥是许年君的太公(母亲的爷爷)周仁寿出资建造。许年君的太公周仁寿(1858—1929),眘琊道尹兼警备司令。20岁在溧阳城南门街经营茶馆。1900年考取举人,1906年被分发到山东莒州任职。不久升为冠县试署。1911年,由山东巡抚胡建枢保荐代理莒州知州。1913年被任命为莒县知事。1924年升任胶东道尹兼烟台交涉员。1926年调任琅琊道尹兼警备司令。1927年兼任中央赈灾会济南分会主任。1929年升任浙江省政府主席。赴任前身患重疾,赴上海就医,医治无效,病故于上海,时年七十一岁,一生一妻三妾四子。卒后国民政府曾派朱庆澜、马鸿逵前住吊唁。周仁寿不但在山东做官很有名气,而且是中国晚晴民初著名的历史人物。山东、江苏和溧阳许多学者专家撰写了很多这位溧阳歌歧人的生平事迹,脍炙人口。
    许年君的爷爷许积福(当年知名的溧阳城南河沿木行老板),奶奶狄福益(胥渚狄家人),婚后生了五个儿子,大伯:许涛天(金书)家谱名许振仁,1916年生,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1938奔赴延安,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鲁艺)和抗日军政大学(抗大)学习。解放后于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安音乐学院工作,小提琴副教授,1957年蒙冤错划为“右派”,1971年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1971年病故,1978年“右派”予以改正平反 ;二伯:许金生(许振义)1918年生,黄埔14期工科(湖南醴陵工程兵学校)1936年入学,抗战爆发后留校当中尉教官,40年因患痨病身亡;三伯:许金元(许振礼)1919年生,黄埔三分校(江西瑞金)16期政训大队,毕业后在国军第二挺进中队任分队指导员,抗战期间加入中央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抗战胜利后找到黄埔一期的毛人凤学长(时任军统头目),自荐后被派往金坛情报站任联络参谋,后殉国;先父:许金庚(许振智)1921年4月29日(农历)生,黄埔四分校(贵州独山)17期23总队,步科,毕业后任忠义救国军上尉连长,抗战胜利后在交警大队任职;2012年3月29日逝世;五叔:许金科(许振信) 1925年7月14日生,唐山交大毕业,先在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工作后调入哈尔滨机车车辆厂,通晓五国文字,是国家第一批热处理高级工程师,发明的弹簧计算尺得到华罗庚的肯定,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励并获专利。2017年3月29日逝世后遗体捐献。岳父劳玉珂(又名劳震) 1918年3月29生,山东阳信人,黄埔6分校16期12总队,少校团副。
    1937年抗战爆发,正在省立惠民乡村师范上学的劳玉珂与同学一起,随校迁离,参加了山东第三路军军事干部教育团。一个月后,因为战事的变化,该团改为第五战区抗战青年军团(后名为战干第二团),暂编入桂林军训团,改为黄埔16期预备生。归黄埔第六分校管理,半年之后恰逢桂南战事。 国民党当时的部署是在桂林关到柳州一路布上口袋阵。沿途军团一律把来路让开,埋伏两边。以柳州为底,诱敌深入。但这个时候,突然发现后防空虚,时为长官的白崇禧紧急调第二军却一时之间调不过来,只好把当时在柳州的军校学生编成一个师。这批学生兵就这样平生第一次走上战场。然而狡猾的日军尚未到柳州就发现中了圈套,紧急撤离了。
    许年君的岳父劳玉珂1940年8月28日正式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六分校毕业,编入第五战区李先洲部下的92军暂14师1团机枪连,其所在师驻守阜阳,先任少尉排长,一年零两个月后,调至步兵第二连当中尉排长。1943年调军一分校补训,1944年3月任第二营机枪连上尉连长,其后又调至第三团任迫击炮连连长。1945年抗战结束,日本投降,劳玉珂所在部队从阜阳经徐州到山东济南接受日军投降,同时沿线保护胶济铁路。
    劳玉珂所在部队负责接收日军的炮与战马。他清晰的记得两个细节。一是接收炮的时候,日军把所有炮排列好,各炮炮长出列敬礼,礼毕,检查大炮的配件,检查完毕,开始交接。这个过程是如此的规矩有序让劳玉珂清晰记得。另一件是交接战马。那些日本兵对着自己的战马深深鞠躬之后才把马交给我军。过了几天之后,他和战友发现这些战马都被喂了很多碎玻璃,正大片死去。
    劳玉珂1947年任141师423团少校团副。1948年底因病请假脱离部队回家,过了6年贫困、7年徒刑、8年管制、9年劳动的生活,如此三十年,转眼成空。好在60岁办理退职。1991年正式退休,过了20年的舒心生活。于2011年7月24日患肺癌仙逝。
    舅父周昭廉 1917年生,黄埔13期炮科,曾任三分校学兵连之山炮连上尉连长,三分校17期23总队步科上尉区队长(溧阳抗战老兵王倍芝在此总队学习)。抗战期间浙东战事,瑞金分校山炮往返赣浙因无交通工具运送,擅自用老百姓牛车拖拉,妨碍了百姓利益,曾被告上军事法庭。40年代后期任49军炮兵营少校营长,曾在国民党陆军总部任科长,50年代被劳改,出狱后一直务农,后任溧阳市民革及黄埔同学会负责人。
    许年君的大伯许振仁、二伯许振义、三伯许振礼、父亲许振智、岳父劳玉珂、舅父周昭廉全家6口人分别冒着敌人的炮火,投身于抗日前线,成为当年中国黄埔同学会的一件美谈,也成为全国抗战老兵的一个深动故事,更成为当年溧阳市民革及黄埔同学会工作的动力。因此,许年君的舅舅周昭廉、父亲许振智改革开放后成为溧阳市民革及黄埔同学会负责人,这也是水到渠成的常理了。
    也许是上辈都是当官的书香门第,作为后代的许年君也完全继承了许家和周家的遗传因子,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他,在学校收获更多的是奖状。从小学开始到六十年代由溧阳县中毕业,最后以优异成绩从省溧中毕业,假如没有当年的“血统成分论”,他肯定和他的父辈一样,从高校和军校毕业,成为国家建设的骨干人才。尽管时代和命运让他失去了这么多机会,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不屈的个性、聪明的才智,在三十多岁的那年,考取了溧阳电大,几经努力,成为一名工科大学生。
    许年君这样的家庭、这样的文化程度和个性,无疑为他退休后从事以“生命关怀”为主题的寻找抗战老兵打下了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1982年许年君(后排左一) 在溧阳电大毕业


在安徽山区寻找、采访抗日老兵的许年君(前排右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溧阳市捷成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45576  苏ICP备202104557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414号

GMT+8, 2024-11-1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