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标题:
铜版画的先驱(溧阳与文化名人之五)
[打印本页]
作者:
平陵一哥
时间:
2023-5-18 07:20
标题:
铜版画的先驱(溧阳与文化名人之五)
铜版画的先驱
(溧阳与文化名人之五)
1908年陈晓南出生于戴埠的陈家村,在家乡读完小学和初中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镇江江苏省第六中学高中。1927年到1930年就读于无锡美术专科学校。1931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主攻中国画。同时,他在南京鼓楼小学教美术课,一面教育,一面学习,半工半读。由于他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深得徐悲鸿先生的喜爱,成为徐悲鸿非常看重的弟子。1935年毕业,应聘到南京中国文艺社任美术主编。
抗战期间,晓南随中国文艺社西迁重庆。1938年春参加了中央大学艺术系由徐悲鸿先生组织的战地写生团,到武汉后在三厅的郭沫若、田汉同志直接领导下,到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处,对台儿庄大捷的军民进行慰问,期间晓南用钢笔画了许多速写,翔实地描绘了抗日战地军民浴血奋战的场景。1939年6月,晓南参加了由周恩来、郭沫若、老舍组织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日协会作家战地访问团,从重庆出发渡黄河,到晋察冀太行山等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进行访问、作画、写生活动。回重庆后,他编写出版了一套《战地画册》和《战地丛书》。这些画册有力地配合了抗日部队,激励了全国人民抗日斗志。同年,晓南先生参与并组织了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举办的“中国抗战美术展览会”,有徐悲鸿、陈之佛、潘天寿、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吕风子、程本新等人的作品,晓南先生这次参展作品有《难民》、《轰炸后的重庆》等,并在苏联《艺术杂志》上发表。1940年中央大学美术系筹办的“中国画展”在美国展出,晓南先生的花鸟画作品也荣幸参展。1942年徐悲鸿在重庆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聘请张大千、吴作人、李瑞年为研究员,陈晓南等十一人为副研究员,晓南先生同时兼任徐悲鸿院长的私人秘书。1944年中国美术学院在重庆举办了大型美展,陈晓南先生参展作品有《嘉陵江纤夫》、《雾重庆》等。1945年重庆谈判,9月由中苏友协为毛泽东举行欢迎酒会,参加者均为国共两党的军政要员及社会知名人士,陈晓南先生应邀出席了欢迎宴会,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
1946年冬至1950年春,陈晓南先生由徐悲鸿院长推荐,用庚子赔款的费用到欧洲留学并考察学习,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在英国他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广泛接触了各种流派的艺术,对英国的铜版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晓南先生在英国伦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P•鲁宾逊教授,专攻铜版画艺术,1948年在英国举办了“陈晓南伦敦画展”,展出了山水、花鸟等中国画作品五十件,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画,展示了东方绘画艺术的风采。次年又与同赴英国留学的张治安、费成武、张蒨英四人在伦敦举办了两次中国画展,加深了中英文化交流。在英国留学期间,他怀着对祖国深深的思念,创作了中国画“塞北健儿赛马图”,参加了第十四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的画展,获得了荣誉奖。1950年初,陈晓南先生有幸地拜见了世界闻名的艺术泰斗、英国艺术大师勃朗琼,得到了大师的礼遇与指点,当大师得知晓南先生已办好回国的手续时,安详的脸上略带些激动,叮嘱晓南先生“回国后用学到的艺术多描绘一些人民的生活和美丽的风景”,并馈赠由他亲笔签名的几十幅珍贵的铜版画原作,还特地托他带回一幅巨型铜版画《锯木工人》赠送给徐悲鸿先生;此画现珍藏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1950年2月,新中国成立不久,学业已成的晓南先生应徐悲鸿先生之聘,决然返回祖国,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在归国途中他受徐悲鸿先生之委托,特意而专程经过新加坡,将悲鸿先生在抗战时期委托好友黄曼士密藏于新加坡的一千多幅书画珍品(计九箱),运回祖国。这些极其珍贵的作品,浸透了徐悲鸿先生一生的心血,是价值连城的国宝。晓南先生深感责任的重大,他以顽强的毅力,精心的准备,日夜陪伴着这九箱国宝远涉重洋,安全把这千件国宝带回祖国。晓南先生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晓南先生回国后于195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筹建中国第一个铜版画工作室,并担任徐悲鸿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和中央美术学院工会主席,同时教授水彩画和铜版画,为新中国培养第一代铜版画人才。新中国开设铜版画是悲鸿先生的远见卓识,是一项新的创举。当时中国只有三个人会铜版画,而晓南先生又是从英国留学专攻铜版画学成归来第一人,也是引进铜版画教学和铜版画原作的人。他在英国留学期间对铜版画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沿革,以及艺术大师法国的丢勒、荷兰之伦勃朗、瑞典之处伦、英国之勃朗琼都有深入的研究,具备了扎实的铜版画功底
建国后的十年是晓南先生铜版画创作盛期。1961年晓南先生调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开创广州美术学院铜版画专业,潜心致力于版画的教学、创作和带研究生工作。在教学上晓南先生是非常热情且非常认真负责的,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说话不留情面。他有一套特殊的教学方法。铜版画的制作好像做化学实验,确定画稿后,制作程序包括蜡封、针笔刻画、漆封、稀释盐酸溶液、将封好刻好的铜版画放入稀盐酸中腐蚀、取出再刻、再封、再腐蚀。蚀的时间长线条深且粗,时间短则线条细浅,粗细不同的线条编制成富有韵律感的画面,非常好看。他创作的《伦敦南郊》、《建设中的新北京》、《浇钢锭》等都是极其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明显地受到著名铜版画大师勃朗琼的影响,强调明暗调子的对比及光的效果。同时,他把纯粹西欧古老的艺术形式和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1961年晓南先生编著了《怎样作铜版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0年编写了《英国勃朗琼画集》,并著《艺术是生活的灿烂花朵》一文,介绍艺术大师勃朗琼的铜版画艺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铜版画事业的发展。1982年由晓南先生主持并参加的“全国三版联展”在北京、广州等地隆重展出,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和版画家协会主席李桦十分重视这次画展。他们看得很认真,认为这是办得最好的展览。不少外宾也前来观看。展后部分铜版画精品被选送参加“挪威画展”。
1984年晓南先生由于健康原因而病退,1993年10月14日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享年八十六岁。
2019
年春,陈晓南先生的家人根据陈晓南先生的生前愿望,将先生生前创作和珍藏的中国画作品《墨荷》、《白梅》;勃朗琼签名作品5幅、勃朗琼珂锣版绝版印刷品5幅;法国艺术大师谷香的套色铜版画3幅;书籍5套,共计20件(套)赠送给溧阳博物馆,以表达对家乡故土的牵挂,使更多的人得以欣赏了解大师的画作,让铜版画艺术发扬光大。
综观晓南先生从艺六十余年,他辛勤劳作,无私奉献,把他的全部精力献给美术事业。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美术系主任、湖北省美协副主席魏谦说:“一代宗师陈晓南一生学习、研究、介绍、引进、创作铜版画艺术,是他打开了中国现代艺术通向铜版画创作圣殿之路,在中国美术界和中国新兴的铜版画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是中国铜版画教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其光辉业绩永载史册。”原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冯法祀教授在《回忆陈晓南先生》一文中写道:“陈晓南为人谦和谨慎,默默奉献,不事张扬,身体力行,忠实地贯彻执行徐悲鸿先生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和教育思想,为中国铜版画创作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晓南的老友原中国美协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琦先生在怀念晓南先生一文中写道:“我和晓南都是‘文革’受害者,今天能执笔写纪念他的文章应更好地珍惜今天这样的美好时光,我已是九十多岁的人了,在有生之年多做点于祖国于人民有益的事情,这才是对已故老友的最好纪念。”原晓南先生的学生、著名教授赵瑞春在《铜版画艺术的拓荒者》一文中追述:“他不像有的老师,生前已经十分风光,由于学术上的成就,他应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荣誉,而他却默默无闻地从事该做的工作,同样为中国版画事业添砖加瓦而付出一生,他秉性谦和善良,从不推销自己,很少为人所知。”
向中国铜版画的开拓、奠基、先驱者,溧阳戴埠人陈晓南先生致敬!
中国铜版画的开拓、奠基、先驱者,溧阳戴埠人陈晓南先生
欢迎光临 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http://wap.lytmh.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