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标题:
当年的开茶馆佬——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三十四
[打印本页]
作者:
平陵一哥
时间:
2023-1-19 14:47
标题:
当年的开茶馆佬——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三十四
当年的开茶馆佬——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三十四
关于溧阳的茶馆历史,我手中相关资料极少,以前只是洋洋洒洒在《溧阳论坛》和地方刊物中写了一点,其中有溧阳城里的老茶馆和乡镇的一些茶馆。
在中国三百六十行中,个人认为“开茶馆佬”并不能完全说是一个行当,但当年从事茶馆这一职业的还真多,连百家塘这条短短不到百米的小街就有茶馆十三爿半(这“半”家茶馆是白天开饭馆晚上开茶馆)。由于溧阳茶馆多了,也就形成了职业,故当年溧阳人人都称此行当为“开茶馆佬”。
据说中国的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广陵这老传》中记载:中国最早的茶摊出现在晋代,兴盛在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品茶之风更盛,清代茶馆业已经发展到一个鼎盛阶段。其实茶馆还有其他的名称,如茶楼、茶亭、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茶屋、茶居、茶邸、茶房等等。有川派茶馆、粤派茶馆、京派茶馆、杭派茶馆等。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帖文《百家塘,让我想起了七星灶上黑黑的茶壶、红红的火苗、白白的蒸气......》,在此之前,有关溧阳早年的茶馆,我在其它文章中也写到了一些,但都是零打碎敲,有的仅仅是一带而过,如《溧阳老照片的故事》、《溧阳民国老茶馆》、《大坤春秋》、以及民国年代溧阳城的商业、街巷等等,都提到了这些“开茶馆佬”。
大约是上世纪的1978年,我有幸在溧阳县招待所(今溧阳宾馆)聆听了中国著名溧阳籍女作家罗菡子的文学报告会,在报告会上,罗菡子这位近60岁的老女人滔滔不绝,在回忆家乡的往事时,她竟然也提到了百家塘的茶馆和溧阳的“开茶馆佬”。
记得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和一些民国老人聊天,当聊到溧阳的老行当时,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都一致认为,“开茶馆佬”应该是一个职业,也是个老行当。根据1986年12月10日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那时民国老人大部分还健在):到老共夺取政权的1949年止,溧阳城开茶馆的共有41家,分布在溧阳城的几十条大街小巷,他们分别是:大观园、庆和、同春、灵园、茗春、惠和、乐园、南春园、南城、兰春、大公和、再生缘、第一楼、留芳园、东雅、永乐、福和、志泉、凤鸣、龙泉、复新、迎春、福泉、半松园、复兴、其春、西城、大来、怡园、永利、人和园、福园、叙乐、炳园、中和、得意楼、新乐园、青云楼、芳茗记、公园桥茶社、同南巷茶社。而这41家茶馆中,以大观园(店主王某)52桌、大公和(店主傅某芝)48桌、西城(店主傅某林)39桌,这三家茶馆为溧阳茶馆业规模最大。
“开茶馆佬”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由于微利,一般茶馆都是夫妻老婆店,几乎整天要围着“七星灶”转,凌晨三点多钟就得起床劈柴烧水,等第一拨喝早茶的客人来到茶馆时,灶肚里已经烈火旺盛,水壶不时冒出腾腾热气。这时的“开茶馆佬”提着水壶,忙前顾后,或在七星灶前忙上忙下。茶馆稍有规模的有说书的,听书的,唱滩黄的,听戏的,搓麻将的,大家捧着茶碗茶杯,讲讲山海经、说说家长话、望着老墙柱上民国年代留下来隐隐约约的“莫谈国事”,说着儿女心长的家事。此刻的茶馆成了小世界,“开茶馆佬”拎起热气腾腾的茶炊不时地在茶桌间转着,视察着桌上的茶碗,不时给茶客倒茶续水
......
茶客们
七星灶
欢迎光临 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http://wap.lytmh.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